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心得分享): 5/9/2013 演講 環境賀爾蒙危機"

環境赫爾蒙是什麼? 荷爾蒙是英文hormone的音譯,中文常以「激素」來表示。「環境荷爾蒙」是指外來或人造的化學物質,藉由空氣、水、土壤、食物或其他途徑進入生物體,產生類似荷爾蒙的作用,對原有的內分泌系統產生干擾,進而影響生物體的發育及生殖功能。 許多塑膠用品,如塑膠袋、保麗龍等,經過不當焚燒處理會變成有機氯或戴奧辛。這些物質會隨著氣流轉移他地,故「環境荷爾蒙」的危害性是全面性的,絕不容忽視。 心得:最經典的環境荷爾蒙就是有名的戴奧辛,在經高溫加熱後,有毒氣,它會破壞人的免疫與生殖系統,甚至引發癌症、降低智能、不孕及雌性化效應等...在塑膠袋如此氾濫的台灣,要如何做到低戴奧辛的汙染呢? 雖然台灣曾經宣佈法令說不能使用塑膠袋以維持環保原則,但在幾年後即重新使用,根本無法抑制戴奧辛的空氣污染,不論從空氣或經由皮膚,短暫的接觸戴奧辛,造成的傷害並不大。但是戴奧辛很容易溶於生物體的脂肪組織中,而又不易被生物體代謝掉,故會長期累積在體內,當累積到某一濃度時,就會造成傷害,這樣不是對我們台灣人做了極不良的試驗嗎? 我們的政客每天在立法院吵說誰最愛台灣,但是也都只是說說而已,根本沒為人民的福利著想,其實,只要我們的立委多為我們人民的健康多想想的話,環保問題也不成問題,人民也沒有健康上的問題了。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城市遊民觀察筆記

    我覺得每個遊民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喜歡從宗教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會當遊民,也許上輩子,他做了些事,倒致他這輩子會到如此境地吧,也可能是他這輩子做了甚麼事情而導致,遊民並不可憐,也不可恥,我不喜歡用同情的眼光,或是需要關懷的角度去看待他們,我覺得他們算是一種職業,要當遊民一點也不簡單,能讓自己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也不簡單,我也不覺得遊民就是代表放棄自己的人生,我也不覺得是社會造就了這些遊民,人生是可以選擇的,今天這個人選擇如此,為何我們要用我們的角度去解釋他呢?或許人生低潮的時候我有一陣子成了遊民,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後我站起來並回饋這個社會,是很好的一個例子,但並不是社會影響了我,是我選擇當遊民,後來又選擇再站起來才是。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重新思考零核電

自私的想如果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人那我就支持興建核四停掉核一核二
核電廠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它成本低、發電效率高,所以才要興建
核能有危險性,但因噎廢食,是不對的
要知道現實中常有苦澀的選擇,既然你身處於現在
那麼你就應該先煩惱現在的問題,好嗎?
更重要的是核電廠不會爆炸(應該叫排洩吧???)
核電廠的危險性在於爐心融解相比於核電廠爆炸
不過是威力較弱和放射性物質外洩這都屬於散佈過程比較緩慢的危險
核爆是大量的放射線射出強大的高溫等立即性的危險
根本不能比較。自私的想確實能夠如此。
一、核電廠沒有污染嗎?
  我認為無論何種發電方式,一定程度的汙染是有的,現今火力發電是發電主流,然而卻有二氧化碳排放而導致溫室效應的問題,然而核能發電卻不會製造二氧化碳,然而卻有輻射外洩與核廢料處理的問題,所以整體而言無論哪種發電方式,最重要的問題是在於對有可能造成的汙染有何防範措施。

二、核電廠夠安全嗎?
  之前有許多國外的核電廠發生問題造成輻射外洩,然而這是因為人為的連續疏失,以及訓練不足,再加上發電機具不合標準所致,而台灣則採用標準的發電機具,也對員工進行危機處理的實地演練,更何況由國外核電廠發生問題後,也實際證明了圍阻體確實是有功用的,因此在安全疑慮上也可安心。

三、核廢料可以妥善處理嗎?
  核廢料有依程度的不同而分級,其中包括一些極低放射性之廢氣則直接排放至空中;而中、低放射性廢料以減容、水泥或柏油固化處理,再以鋼桶密封,先暫存於核電廠,再送蘭嶼貯存,最終欲以淺地掩埋于岩盤的方式隔離處置,然而最終境內外處理場都尚無著落;而高放射性廢料則先在核電廠於用過燃料棒池中衰變冷卻20年,再以乾式貯存五十至一百年,最後則暫不做決定,所以當前問題在於最終處理場,這問題仍遲遲不能解決故造成人民心中的不安。

四、地震、海嘯來了怎麼辦?
  很多人疑慮當災難發生核電廠是否能堅毅不摧,而已掩埋的核廢料露出地表該怎麼辦,然而防護措施是一定有的只在程度上的問題而已,所以若遇強震而震央又在附近也無法保證其安全性,若遇海嘯則更沒辦法防禦,故在災變過後圍阻體是否能如期防止較高的輻射溢出仍無法預期,我認為還沒遇過的事是誰都無法保證的,然而在已掩埋的核廢料露出的問題,我並沒這麼擔心,因為這些無非都是放射性較低之廢料都已經封存於鋼桶內,事實上根本不必掩埋,只因人民的疑慮而進一步將之掩埋罷了。

五、核電是解決溫室效應問題的萬靈丹嗎?
  由於目前地球排放二氧化碳過量,而主因又在於各國的發電方式--火力發電,因此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必為減少火力發電而採其他發電方式,然而自然的發電方式如水、潮汐、地熱、日光能發電,不是成本太高就是供電不穩,因此核能就成為目前所知最佳的發電方式,目前的核能發電是原子不斷分裂所散發的能量來發電,這當中亦有強烈的輻射產生,此對人體有害,然而若是以核融合的方式來發電就無這些疑慮了,故現在有許多學者朝這方面來研究,所以在有其他更好的發電方式前,核能發電大概是最後的選擇吧!畢竟溫室效應的問題已刻不容緩了。

六、緊急疏散做得到嗎?
  目前來說疏善幾乎不可能,畢竟一但高輻射外洩那範圍之廣式無所想像的,故最好的作法就是防範,在出問題前是否能有效的檢測出而進行關廠或修繕,然而高輻射外洩機率幾乎沒有畢竟圍阻體的功用早將這層可能性抵銷,只是圍阻體能否承受自然災變仍是未知數,而災變卻無法預知,故最好的作法是在遠離造成災變的地點設廠,如地震,不設在斷層帶上並附近也最好沒有斷層通過;海嘯,遠離海岸設廠,然而目前台灣設廠沒一個符合這些條件的。

七、不建核四廠就會缺電?
  其實若能有效執行汽電共生或焚化爐發電,則未來缺電的問題便能解決,然而要做到是談何容易,畢竟台電因早期的態度,而使汽電共生這發電方式無法達成,等到現在才做也已太晚,況且還有成本考量,若要工廠自行出資是絕不可能的,焚化爐發電則因為當初設廠有誤故以焚化爐發電為主已不可能,要以焚化爐發電就必須有大量的垃圾量,然而現今焚化爐太多根本就垃圾量不足,而現在資源回收又無法做得很徹底,故常因廚餘而降低焚化爐燃燒的溫度,又因燃燒不可燃物等,使焚化爐壽命縮減,因此要靠焚化爐發電也做不到。

八、核能發電最便宜嗎?
  核能發電主張燃料成本低,然而建造成本卻不低,故常有人說不如發展天然氣發電,但又有個問題,溫室效應的問題如何解決,而天然氣也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若不採天然氣發電而採自然能源來發電,卻自然能源的發電成本也不見得低於核能發電,在加上有些自然能源如潮夕、風等供應不穩,因此也無法成為主力發電。

九、建不建核電廠應由專家決定?
  雖然專家認為應該興建,然而我認為要興建固然可以,但必須做好一套完善的緊急應變策略,以及解決最後核廢料處理的問題,又目前溫室效應問題已登上檯面,冰山、川的融化早已成了事實,故有關京都議定書方面,美國遲早也要簽字,而只要美國一簽字便會徹底執行其內容,故到時便會先拿小國開刀,更何況是連國也稱不上的台灣?所以在事情發生以前必須先做好準備,未避免到時遭強制拆除火力發電廠,核能發電似乎已成目前最後的選擇了,故為了日後著想政府應該盡快對核能發電制訂一套完善的配套措施來挽回民心,若還是不成也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就算是成本較高的發電方式也應該動手去做,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像我認為以台灣的情況潮汐發電應該可行,因為台灣有穩定的潮汐,只是目前建造成本的關係仍乏人問津。